“我们通过开展晨间执行,找到了被执行人。”秀洲法院执行人员告诉记者,经过说服教育,浙江昌峰光伏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最终主动变卖了机器设备用以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资。1月25日,这笔欠薪已经全部到位并发放给工人。这是秀洲区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开展以来,又一起成功执结的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专项行动有重点
此前,浙江昌峰光伏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85名职工向秀洲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拖欠的75万元工资。经审查后发现,该公司的房屋以及土地都是租赁的,只有机器设备可以执行,秀洲区人民法院作出拍卖机器设备的裁定,但经两次拍卖均未能成交。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拖欠的工资,秀洲法院执行人员了解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居住地点以及活动规律,开展晨间执行,找到了被执行人。经过说服教育,被执行人主动变卖了公司的机器设备,并将拖欠的工人工资汇至秀洲法院执行局的账户上。
秀洲区人民法院从2013年12月以来,根据省高院及市中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仔细排查出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9类案件,逐案分析未执行到位的原因,分类制定执行措施。
“在几类涉民生案件中,追索劳动报酬,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是重中之重。”秀洲法院执行局局长汝建国告诉记者,由于这类纠纷涉及人数众多,常常一件案例涉及上百人,并且欠薪的金额较大,因此必须妥善解决此类涉民生案件,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
突出强制性方法灵活
为了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真正实现,保证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以执行,秀洲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在依法规范执行的过程中,尤注重采取强制手段,通过查封财产、冻结银行存款等手段,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对于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区法院采取拘留、罚款等手段,并对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曝光,纳入“黑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全面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2013年,共曝光92人次、限制出境5人次、限制高消费20人,拘留70余人。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执行方法要灵活的多。”汝建国告诉记者,以往固定时间执行,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理想,现在时间上更加灵活,此前对一批重点案件就是利用凌晨时间,开展晨间执行,效果很好。此外,为了更好地破解“执行难”的问题,区法院还与其他多部门协作,例如与秀洲区公安分局协作,建立法院执行110机制,由专人值班,及时出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区法院充分运用查控机制,对已排查出的案件均通过银行、房产、土地、车辆等网上“点对点”协助执行查控机制进行普查,及时查封被执行人的财产。
在执行过程中,秀洲法院执行局的工作人员还细心地将被执行人按照有无财产、有无履行能力等标准分为三类,灵活处理,但有一个不变的标准,就是穷尽执行措施。
涉民生案件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区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此次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活动近两个月来,区法院已对6家企业所欠近400名职工工资及工伤赔偿约630万元全部执行到位。临近年关,为了使外地农民工都能返乡过上一个安心年,秀洲区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的专项执行活动还在继续开展。
|